德波林学派与机械论者的论战(the debate between Depolin School and Mechanists)

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一股否定哲学作用的哲学虚无主义思潮。哲学虚无主义者认为,哲学和宗教一样,是一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科学的剥削阶级的思辨教条,因此在无产阶级革命中应当把哲学和剥削阶级一起送进坟墓。哲学虚无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米宁在1922年发表于《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题为《把哲学抛开》的文章中提出,对于用科学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来说,作为无产阶级“精神印模”的哲学不仅是不需要的,而且是有害的,所以应当将哲学彻底抛开,无产阶级需要的只是科学。这股哲学虚无主义思潮带有明显的简单化的机械论的特征,其基本观点认为,哲学可以被自然科学所包含和替代,应该用科学全面取代哲学。1924年斯捷潘诺夫发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自然科学》一文,他在文中提出:“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存在任何脱离和有别于科学的、具有特殊的专门研究方法的哲学部门。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观念中,唯物主义哲学就是现代科学最新的和最一般的结论。”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然界的方法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直接地和公开地说,他接受这种对自然界的机械的观点,接受从力学的角度对自然界的理解”。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机械论思潮的正式形成。机械论思潮否定唯物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独立存在的价值,因而它与哲学虚无主义思潮一样,认为科学本身就是哲学,应当把哲学搁到一边去。机械论思潮的代表人物除了斯捷潘诺夫之外,还有哲学家阿克雪里罗德、自然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机械论者用机械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德波林为首的一批“辩证论者”对机械论思潮进行了批判,从而爆发了苏联哲学史上第一次大论战——德波林学派与机械论者的论战。

1925年,双方的论战进入高潮。斯捷潘诺夫就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发表了《恩格斯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一文,将恩格斯说成是一个机械论者,以此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针对斯捷潘诺夫的文章,德波林写了《恩格斯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一文,对斯捷潘诺夫文章中的机械论观点,特别是他对恩格斯观点的曲解进行了逐点批驳。德波林指出,斯捷潘诺夫及其同道者实际上抛弃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的观点正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直至1929年,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以德波林学派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1929年4月8—13日在共产主义科学院举行的第二届全苏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研究机构大会对论战进行了总结。大会最后通过的两项决议对机械论者进行了谴责,并明确指出机械论者以庸俗进化论偷换革命的辩证法,以实证主义偷换唯物主义,显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因此是一个积极的修正主义派别。决议虽然也批评德波林学派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混为一谈,但事实上宣告了论战的获胜方是德波林学派。

德波林学派与机械论者的论战虽然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但社会、政治意义较为有限。这是因为德波林学派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机械论者的论战方面,并将论战主要局限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这样就使哲学理论的研究不能满足苏联建国初期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极其复杂、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实践的需要。脱离实际是德波林学派在哲学论战和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