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林学派(Depolin School)

亦称“辩证论派”。首要代表人物即德波林,还有卡列夫、卢波尔、斯腾等。

20世纪20年代,苏联出现了一股哲学虚无主义和机械论思潮,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界的影响及其指导作用的发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列宁的哲学思想的传播与研究也极为不利。以德波林为首的一批“辩证论者”对机械论思潮进行了批判,从而爆发了苏联哲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战。

1925年,斯捷潘诺夫就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发表了《恩格斯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一文,将恩格斯说成是一个机械论者,以此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针对斯捷潘诺夫的文章,德波林写了《恩格斯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一文,对斯捷潘诺夫文章中的机械论观点,特别是他对恩格斯观点的曲解进行了批驳。德波林指出,斯捷潘诺夫及其同道者实际上抛弃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的观点正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

随着论战的持续深入,围绕着唯物辩证法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存在,自然科学要不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究竟怎样,自然界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机械的还是辩证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怎样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产生的深刻分歧,两派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不仅在报刊上互相指责,而且多次召开辩论会公开进行辩论。在1926年5月18日辩论会的闭幕词中,德波林将机械论派定性为具有修正主义性质的派别,而自己这一派则是革命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派,这样就使论战带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同时也使双方的对立更为尖锐。直至1929年,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以德波林学派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