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反对派(The Workers Opposition)
俄国共产党(布)内的一个无政府工团主义集团。首领是亚·加·施略普尼柯夫、谢·巴·梅德维捷夫、亚·米·柯伦泰等。
工人反对派作为派别组织是在1920—1921年的工会问题争论中形成的,但是这一名称在1920年9月俄国共产党(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即已出现。工人反对派的纲领则早在1919年就已经开始形成。在1920年3—4月举行的俄国共产党(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施略普尼柯夫提出了一个关于俄国共产党、苏维埃和工会之间关系的提纲,主张由党和苏维埃管政治,工会管经济。在1920年12月30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俄共党员代表、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党员委员及莫斯科工会理事会党员委员联席会议上,施略普尼柯夫要求将国民经济的管理交给工会。将工人反对派的观点表达得最充分的是柯伦泰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前出版的小册子《工人反对派》。他倾向于国家的工会化,主张将管理经济的一切权力都要交给工会,要求把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交给加入各产业工会的生产者的代表大会,由他们选举出中央机关来管理共和国的整个国民经济;各个国民经济管理机关也分别由相应的工会选举产生,而且党政机关不得否决工会提出的候选人。
工人反对派曾一度得到部分工人的支持。1920年11月,在俄共(布)莫斯科省代表会议上,它的纲领获得了21%的票数。1921年初,在全俄矿工第二次代表大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则获得了30%的票数。后经俄国共产党(布)进行的大量解释工作,工人反对派的人数到1921年3月召开俄国共产党(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时已经大大减少,它的纲领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得票不足6%。俄国共产党(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批评了工人反对派的观点,并决定立即解散一切派别组织。列宁对工人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柯伦泰等人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你们承认你们是反对派。你们带着柯伦泰同志的题为《工人反对派》的小册子来参加党代表大会。你们把这本小册子的最后校样付印时,就已经知道发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知道小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异常猖獗。在这种时候,你们竟然自称‘工人反对派’!”列宁呼吁结束有关工会问题的辩论:“同志们,现在不应当有反对派,现在不是时候!不管怎么说,现在需要的是步枪,而不是反对派。”列宁的结论是:“党必须团结,党内不容许有反对派存在。”但施略普尼柯夫、梅德维捷夫等人在这次代表大会后仍然保留非法的组织,并且在1922年2月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递送了一份题为《二十二人声明》的文件。1922年3月27日—4月2日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从组织上粉碎了工人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