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什维克(Menshevik)

俄语меньшевик 的音译,意思是少数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马尔托夫和普列汉诺夫。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同其进行了长期的坚决的斗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和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围绕着党章的制定问题,全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派别,即多数派——布尔什维克与少数派——孟什维克。1905年革命中,孟什维克反对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反对工农联盟和武装起义。1905年革命失败后,孟什维克发生分裂,以普列汉诺夫为首的少数人成为“护党派”;多数人主张取消党的秘密组织和秘密活动,成为“取消派”。1912年1月,孟什维克被驱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孟什维克堕落为社会沙文主义者。1917年二月革命后,孟什维克参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后,孟什维克公开号召推翻苏维埃政权。

孟什维克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在党的组织原则问题上,反对在俄国建立有组织的、纪律严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认为党的纪律就是党内的“农奴制”,主张党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是每一个示威者、罢工者都可以自作主张、自行宣布加入的、松散的、不定型的组织,从而扩大革命的规模。(2)在革命的领导权与发展前途问题上,由于害怕资产阶级退出革命,孟什维克主张无产阶级不必在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争取领导权,以利于团结一切同情革命的力量,尽可能地扩大革命的规模。在革命的前途命运问题上,孟什维克主张必须放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虚妄幻想,放弃夺取政权或在临时政府中分掌政权的目的,而应当始终如一地做一个持极端革命反对派态度的政党。(3)在斗争策略问题上,反对暴力革命,反对专政,主张工人阶级只能进行合法的、和平的议会斗争。(4)在与农民阶级的关系问题上,由于将农民误认为是沙皇专制制度下的反动支柱,害怕农民的加入会造成资产阶级退出革命,孟什维克极力反对工人阶级与农民的结盟。(5)在由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化的问题上,孟什维克主张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畏缩不前、放弃工人阶级革命领导权,甚至放弃革命的反动机会主义观点。

孟什维克的思想体系,后来又被称为孟什维克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