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Anarchism or Socialism?)

斯大林陆续发表的旨在批判无政府主义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系列论文。分别在《新时代报》1906年12月11、18、25日和1907年1月1日第5、6、7、8期,《我们的生活报》1907年2月21、23、27、28日第3、5、8、9期,《时报》1907年4月4、5、6、10日第21、22、23、26期发表。原文为格鲁吉亚文,后被译成俄文。由于斯大林被捕,末尾几章的笔记遗失,续文未刊印。中译文收入《斯大林全集》第1卷。

全文共包括辩证方法、唯物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

斯大林在开篇指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派别。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完全是另一回事,它们彼此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虽然它们都力图向无产阶级表明自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学说。所以把它们进行比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有人持有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无政府主义的原则是相同的,只在策略上有分歧,反对将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斯大林说这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无政府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敌人。虽然双方在斗争中都举着社会主义的旗帜,但却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原则之上的。无政府主义以个人为基础,认为解放个人是解放群众、解放集体的主要条件。因此它的口号是“一切为了个人”。而马克思主义则以群众为基础,认为解放群众是解放个人的主要条件。因此它的口号是“一切为了群众”。斯大林指出,显然这是两个相互否定的原则,而不只是策略上的分歧。斯大林该系列论文的写作思路是从叙述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开始,附带涉及无政府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然后再来批评无政府主义本身。

斯大林在“辩证方法”部分阐明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斯大林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斯大林指出,阐明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阐明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辩证的,而理论是唯物的。辩证方法的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处在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的状态中。生活中总是有新东西和旧东西,生长着的东西和死亡着的东西,革命的东西和反革命的东西。斯大林认为辩证方法要求大家必须按生活的实在情形来考察生活,把生活当作既破坏又创造的过程来考察。生活中新产生的东西是不可克服的,生活中衰落的东西是必遭失败的。这体现出了一个重要的辩证原理:凡是真正存在的东西,即日益成长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凡是日益腐朽的东西,都是不合理的,因而是必遭失败的。马克思主义以此辩证方法观察社会,得出结论,既然无产阶级作为唯一不断成长和不断壮大的阶级,就应该承认它是现时运动中的主力,应该加入它的行列。斯大林还提出,运动有两种形式,即进化的形式和革命的形式。当进步分子自发地继续进行自己的日常工作,使旧制度发生一些小的变化、量的变化的时候,运动就是进化的。当进步分子联合起来,抱着一个共同思想向敌人的营垒冲去,以期根本消灭旧制度,使生活发生质的变化的时候,运动就是革命的。

斯大林论述了无政府主义者对于辩证方法的看法。斯大林揭露了无政府主义者通过证明黑格尔是复辟主义的哲学家、保守主义者来否定辩证方法。斯大林认为,无政府主义者用这种手段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愚昧无知。黑格尔是个保守主义者和辩证方法是科学的并不矛盾。斯大林以历史上的科学家为例,说明他们理论的科学性和他们自己不是革命者并不矛盾。斯大林还揭露说,无政府主义者否定辩证法的另一个手段是说辩证法就是形而上学。斯大林认为形而上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两回事。无政府主义者把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和他的辩证方法混为一谈。斯大林认为,以永恒观念为依据的黑格尔哲学体系彻头彻尾是形而上学的,否认任何永恒观念的黑格尔辩证方法却彻头彻尾是科学的和革命的。针对无政府主义者以简单的是非肯定和否定事物的形而上学方法,斯大林以现实民主共和国的例子说明民主共和国就是一个既好又坏、既是又非的东西。斯大林批评无政府主义者不懂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方法,他们虚构了自己的辩证法,然后和自己的这套辩证法进行斗争。

斯大林在“唯物主义理论”部分阐发了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并得出了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历史的必然性的结论。在物质的方面和观念的方面之间的关系上,斯大林强调唯物主义的理论既否定二元论,也否定唯心主义。斯大林认为观念的方面和物质的方面是同一个自然或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形式,绝不能把它们看作是不相依存的东西,它们是共同存在的。所谓二元论是没有根据的。斯大林以自然发展史证明了物质方面的发展先于观念方面的发展。斯大林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先于意识发展。

斯大林提出,各个不同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抱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愿望,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和自然做斗争以求满足本身的需要。与此相适应,他们的经济关系也按各种不同的方式形成起来。斯大林举例说,鞋匠的意识随着他的物质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各阶级和整个社会同样如此。随着物质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人们的风俗习惯、人们的世界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斯大林说,如果把物质方面的现象叫作内容,观念方面的现象叫作形式,由此就产生了一个著名的唯物主义原理:在发展过程中,内容先于形式,形式落后于内容。斯大林接着提出:既然首先是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然后是人们的意识相应地发生变化,那就很明显,我们要探求某种理想的根据,就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探求,不应当在他们的幻想中去探求,而应当在他们所处的经济条件的发展中去探求;既然人们的意识、人们的风俗习惯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既然法律形式和政治形式的不适用是决定于经济内容的,那就很明显,我们应当促进经济关系的根本改造,以便使人民的风俗习惯及其政治制度也随之根本改变过来。

斯大林揭露了无政府主义者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理论的认识。无政府主义者企图通过认定费尔巴哈是个泛神论者以否定唯物主义。斯大林指出,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先揭露了费尔巴哈的泛神论的错误,而无政府主义者还是认为必须把已经揭露的错误再“揭露”。斯大林认为,无政府主义者的错误在于他们把不同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看不见它们之间的显著差别。斯大林举了克鲁泡特金的例子,克鲁泡特金自信地宣称共产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是以“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为根据的,但是他却拿不出任何的根据。就是因为他不懂各种唯物主义之间的矛盾,而是把它们全都给混淆了。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以马克思说过“吃饭决定思想体系”的话来否定唯物主义。斯大林驳斥说,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吃饭这样的生理现象和人们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针对有无政府主义者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看作二元论或平行主义等观点,斯大林指出:第一,马克思的一元论唯物主义和平行主义毫无共同之处。第二,无政府主义者指责马克思主义是偏重物质方面的观点,与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归入二元论的观点是矛盾的。第三,一元论从一个原则出发,二元论则从两个原则出发,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之间又能有什么关系呢?第四,马克思从没有把人们的意向和意志说成是空想和幻想,马克思说过人类始终只会提出自己所能解决的任务。第五,马克思虽然坚持人们的意志和意向受经济地位的制约,但也承认人们的意志和意向的作用,马克思从没有说过人们的意志和意向是没有意义的。

斯大林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部分阐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斯大林首先指出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第一,城乡无产阶级是不断成长壮大、永远前进并为未来而斗争的唯一阶级。因此我们应当为无产阶级服务,应当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得出的结论。第二,为无产阶级服务在现实中就表现为为实现广泛的社会主义生活这一主要目的而奋斗,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得出的结论。随后,斯大林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弊端,并简要描述了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没有任何阶级存在,没有资本家和无产者,没有剥削,只有集体工作的劳动者。随着剥削的消灭,商品生产和买卖也会消灭,因此不会有劳动力的购买和出卖者、雇佣者和被雇佣者存在的余地。随着雇佣劳动的消灭,任何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会消灭。未来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增加资本家的利润。未来生产是按社会主要原则组织起来的高度发达的生产。

斯大林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历史表明,所有制形式直接以生产形式为转移。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劳动已经具有社会性,占有的私人性不适合生产的社会性。现代集体主义的劳动必然引向集体所有制,因此,继资本主义而来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同时指出,必然性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随时建立起来。实现社会主义除了社会大多数人的无产阶级化,还要无产阶级具有阶级意识,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并善于领导本身的事业。而要获得这一切,又必须有所谓政治自由。民主共和国是政治自由的最好保障。斯大林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最高纲领,一部分是以开辟一条经过民主共和国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为目的的最低纲领。斯大林指出,要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要走阶级斗争的道路。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社会主义革命要从无产阶级专政开始。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有坚强的无产阶级组织。斯大林说,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工会和合作社。但是这满足不了战斗的无产阶级组织需要,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组织是无产阶级的社会民主党。

斯大林论述了无政府主义者对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看法。第一,无政府主义者污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对他人的剽窃。第二,无政府主义者认为社会民主党的集体主义必然导致强权。第三,无政府主义者否认社会民主党的革命性。第四,无政府主义者否认社会民主党的人民性,把社会民主党人描写成官僚主义者。斯大林用大量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一一驳斥,并特别指出,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斯大林又以巴黎公社和无产阶级多数人的专政为例,证明无产阶级专政是群众的专政。

此文是斯大林批判俄国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文章。该文对于揭露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假象,反击无政府主义者对于社会民主党的攻击,提高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