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Party Organisation and Party Literature)
列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利用出版物进行思想发动的重要性的短文。之前被译作《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写于1905年11月13日,同日刊载于《新生活报》第12号上。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12卷。
1905年初开始的全俄范围的政治罢工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人民武装起义势在必行。面对强大压力,沙俄政府许诺给人民一定的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列宁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契机。因为,过去的俄国根本没有言论出版自由,无产阶级政党难以通过党的报刊进行思想的领导,现在党可以通过公开出版自己的报刊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以达到思想领导的目的。但是,必须对党的宣传工作进行必要的改造,《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是列宁从国外回到圣彼得堡主持布尔什维克中央工作时,为指导全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不断提高民主派的觉悟,为即将到来的武装起义做充足准备而作。
文中首先提出“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的主张,划清了党的文学同资产阶级文学的界限。党的文学同资产阶级的习气不同,与资产阶级营利性的商业的出版业相反,与资产阶级文学上的名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反;党的文学家一定要参加党的组织,对于利用党的招牌来宣传反党言论的党员,必须遭到“清洗”,必须被赶走;党的文学还应受到党的监督。
其次,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学的功能。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事业不是个人或者集团的赚钱工具,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文学事业应当成为开动社会民主主义的“齿轮和螺丝钉”,应当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统一的社会民主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再次,列宁还驳斥了资产阶级宣扬的创作的绝对自由的主张。指出资产阶级所谓的创作的绝对自由都是虚假的,是资产阶级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空话,要去揭发它,反抗它。真正自由的文学是怀有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切,是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而服务,是要使未来的经验(从原始空想形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成科学社会主义)和现在的经验(工人同志当前的斗争)之间经常发生相互作用。列宁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学的属性进行这样的改造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党要明确地提出这个新任务,着手解决这个新任务。
最后,列宁强调,党的文学应该受党的监督,提倡言论自由,但不允许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的观点。党纲、党的策略决议和党章是确定党的观点和反党观点的界限。列宁严正指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鼓吹的绝对自由的言论不过是一种伪善,是资产阶级或无政府主义的空话。列宁还提出要对一切报纸、杂志、出版社等进行改组工作,使它们根据这些或那些原则完全加入党组织,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文学,它才能在资产阶级社会范围内摆脱资产阶级的奴役,同真正现今的彻底的革命的阶级的运动汇合起来。
列宁关于“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党的文学应该受党的监督,提倡言论自由,但不允许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的观点等主张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