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9—1953)
原姓朱加施维里,格鲁吉亚人,著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
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出生于俄国格鲁吉亚哥里城的一个鞋匠家庭。1894年上中学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8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从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他加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1902—1917年间,他先后被捕8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1913年3月,他发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署名科·斯大林(意思为“钢铁般的人”)。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参与组织和领导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革命胜利后,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1917—1922)、国家监察人民委员(1919—1922年,1920年改称“工农检查人民委员”)等职。
1918—1920年国内战争期间,斯大林担任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方战线、南方战线以及西南战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参与领导组织保卫察里津、彼得格勒战斗,以及粉碎A.I.邓尼金军队的斗争。1919年11月获红旗勋章。1922年4月党中央全会上被选为总书记。由于在处理格鲁吉亚问题上简单粗暴,受到列宁的批评。
列宁逝世后,1924年5月俄共(布)十三大决定斯大林继续担任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作为联共(布)的最高领导人,坚持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1924—1927年,联共(布)党内围绕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出现严重分歧。第一次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机械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首先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思想,断言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俄国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基础。斯大林对此进行了批驳。第二次争论主要围绕苏联工业化速度和农业集体化等问题进行。布哈林反对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主张首先发展农业,然后再大力发展工业;反对斯大林消灭富农阶级、加快集体化步伐的思想。斯大林在同托洛茨基等反对派的斗争中,捍卫了列宁主义,维护了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有了重大发展。1936年12月斯大林主持制定苏联宪法,宣告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暴露出弊端,有待改革。
从1934年底到1938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展了肃反运动。在运动中,肃清了一些敌特分子,但也冤枉了许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和善良的公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41—1953年,斯大林出任人民委员会主席(1946年起改称“部长会议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人民抗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入侵,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他领导苏联军队与盟军协力作战,打击法西斯国家,为世界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获苏联大元帅军衔。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积极支持东南欧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执政,推动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对峙。在对外政策上,斯大林一方面与帝国主义国家坚决斗争,另一方面援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但存在大党主义、大国主义的错误。
1953年1月斯大林陷入严重中风,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做出了贡献,主要体现在《论列宁主义基础》《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关于苏联宪法草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著作和报告中。其主要理论成果是:第一,系统论述了列宁的建党学说,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第二,根据实践经验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第三,捍卫和发挥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第四,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概括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形式,马克思列宁主义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第五,对苏联这样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探讨。斯大林的理论不仅对苏联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在他为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犯过一些错误。但斯大林的功绩同他的错误比较起来,是功大过小的。他的贡献是主要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对斯大林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不能全盘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