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学派(physiocrats)

亦称“重农主义”。18世纪50—70年代法国古典经济学说。其代表人物有魁奈和杜尔哥,其中魁奈的《经济表》是重农学派的代表著作。

重农主义是通过反对重商主义而产生的。17世纪下半叶,由于推行重商主义,用牺牲农业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和对外贸易,导致法国的农业极度衰落,继而导致法国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法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通过批评重商主义提出了重农主义思想,其后人们不断推动和完善,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善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重农主义理论体系以“自然秩序”为哲学基础,以“纯产品”为理论核心,其经济主张则集中体现在《经济表》中。重农学派认为,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存在着由上帝安排的、合乎理性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在自然秩序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人为秩序,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以及法令规定等。重农学派认为,人为秩序如果符合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而实现自然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废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现经济自由。

重农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纯产品学说。他们认为,货币并非真正的财富,因为它既不能提供消费也不能提供再生产,农业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农业部门才能提供纯产品,实现财富的真正增长。纯产品实际上是土地和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纯产品学说实际上就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在纯产品的基础上,重农学派将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三大阶级,从而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考察。重农学派的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魁奈的《经济表》中。

重农学派的整个理论体系披着封建主义的外衣,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马克思将其称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