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O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ristianity)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宗教问题的著作。写于1894年6月19日至7月16日间,原载于1894—1895年《新时代》杂志第1卷第1期和第2期上。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2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1894年6月19日—7月16日,应《新时代》杂志邀请,恩格斯写下这篇文章,全面介绍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本质,系统阐述了科学的无神论。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首先对基督教产生的历史原因、演变过程做了科学的解释。他根据对大量史料,特别是对《启示录》的分析,指出最初的基督徒主要来自属于人民最低阶层的受苦受难的人,他们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下,只能在宗教领域寻找出路。恩格斯认为,基督教作为诱使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彼岸世界的宗教,必然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因此,这个世界宗教在产生300年之后便从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的宗教,从奴隶社会中被压迫群众的宗教,变成剥削者的国家官方宗教,变成在精神上奴役劳动者的工具。其次,恩格斯把原始基督教同现代工人运动做了比较,指出两者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两者都遭受过迫害和排挤,信从者遭到放逐,被待之以非常法:一种人被当作人类的敌人,另一种人被当作国家、宗教、家庭、社会秩序的敌人。”再次,恩格斯论述了宗教和现代工人运动的本质区别。他指出,虽然原始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要摆脱奴役和贫困,但是两者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里寻求这种得救,而社会主义则是在现世里,在社会改造中寻求”。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是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