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拉甫罗维奇·拉甫罗夫(Pyotr Lavrovich Lavrov)(1823—1900)

俄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论家;民粹主义思想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折中主义者。

拉甫罗夫于1823年出生在俄国普斯科夫省的一个地主家庭。曾以出色的成绩毕业于炮兵学院。青年拉甫罗夫就对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浓厚兴趣。19世纪50年代,拉甫罗夫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拥护者,极力反对俄国沙皇的专制制度。1862年他参加革命活动,开始为民粹派组织“土地和自由社”成员,后成为民意党成员。1866年拉甫罗夫因牵涉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事件而被捕,在流放期间他用米尔托夫的笔名发表了《历史信札》,在当时的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870年,拉甫罗夫从流放地逃往法国巴黎,成为第一国际的成员,并参加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斗争。之后拉甫罗夫结识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主编过《前进!》,担任过民意党机关报《民意导报》编辑。1889年担任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副主席。

拉甫罗夫主要从事社会学的研究,是社会学中主观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生活,而是个人及其对于未来制度的理想。他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社会历史事件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社会历史是孤立的偶然事件的堆砌,并且认为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具有批判头脑的个人”活动的结果。他反对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否认俄国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的主导力量,并且号召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因而拉甫罗夫被视为民粹主义“英雄”和“群氓”理论的创始人和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