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英国经济学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和完成者。
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李嘉图的早期教育很不完备,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跟随其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793年同家庭脱离关系,独立经营证券交易业务,获得了极大成功,成为英国头等的富豪。
1799年李嘉图偶然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激发了他对政治经济学问题的兴趣。经过十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809年他在英国《晨报》匿名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黄金的价格》,这篇论文批评了当时的英格兰银行滥发纸币的政策,奠定了其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1810年他将该论文的观点进行整理和改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金块价格高昂是银行券贬值的证明》。该书主要讨论英格兰银行的政策问题,对于中央银行业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15年,为反对《谷物法》,李嘉图出版了《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一书,对地主阶级思想家马尔萨斯维护《谷物法》的论据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提高谷物进口税,必然使地租增加,导致制造商利润降低,并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因此,他主张应该允许谷物自由贸易,进口低价谷物,从而降低工资,增加利润,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詹姆斯·穆勒的注意,穆勒认为李嘉图已经是当时最优秀的经济思想家,还应该成为最优秀的经济学著作家,于是穆勒敦促并且帮助李嘉图对这部小册子加以扩充和修改。在穆勒的帮助下,1817年,李嘉图出版了其代表性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该书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在劳动价值论问题上,李嘉图的主要贡献是:(1)他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并批评了斯密用购买到的劳动来决定价值的观点。(2)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概念,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这种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活劳动,还包括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3)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关系。他认为全部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之间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三者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也存在明显的错误。首先,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不变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而没有注意社会制度因素,这是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其次,他不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等价交换、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两大难题,最终导致了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
李嘉图还把级差地租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直接联系起来,批判了斯密地租学说中重农主义的见解,用劳动价值论解释地租的形成,论述了地租起源于劳动的思想。他认为,地租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条件,即土地的有限性以及土地在肥沃程度和位置上的差别性,级差地租量取决于不同土地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这些思想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也有明显的缺点和错误,由于其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超历史观念,他的地租理论实际上是以当时英国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前提的,他看不到自己所研究的级差地租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畴的特点。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的,尽管李嘉图已经假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是规定“租”的必要前提,但是他仍然把他的“租”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的土地所有权。这就是把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当作永恒范畴的一切经济学家的通病。
李嘉图在斯密学说的基础上正式建立起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达到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顶峰,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影响很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来源,对马克思研究《资本论》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