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利润(average profit)

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亦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其利润率较低;反之利润率则较高。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与资本的本性相矛盾。这样便发生了资本的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必然引起各部门生产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各部门的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新的资本的涌入,生产的扩大,商品的增加,价格的降低,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下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许多资本的撤出,生产的缩小,商品的减少,价格的上涨,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上升。资本这样转进转出,不断改变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直到各个部门大体上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时候才会大致停止。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的本性就可以实现,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来看,实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被各部门的资本家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慢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高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资本周转快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量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量。

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来看,似乎利润的多少只是同资本的数量有关,这样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