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epistemology)
关于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认识论中,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存在着反对不可知论的斗争。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主张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作是人的头脑中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的来源说成是所谓“绝对精神”“理念”等先于物质并派生出物质的客观精神。不可知论认为人不能认识世界,至少是不能彻底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不懂得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形而上学的观点观察认识问题。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强调认识依赖于实践,并把认识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并以实践为基础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在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