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measure)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对度做了系统的研究。他把度定义为“尺度是有质的定量”,认为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毛泽东指出:“胸中有‘数’。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在度中,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首先,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一方面,量中有质,度中的量也不是单纯的量,而是具有一定质的量;另一方面,质中有量,度中的质也不是单纯的质,而是具有一定量的质。其次,度又是质与量之间的相互规定。质规定着它的对立面量,如液态水规定着它的温度是0℃~100℃;量也规定着它的对立面质,如0℃~100℃则规定着与这个温度相对的质是液态水。质和量互相结合并且互相规定,使质量双方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处于统一状态,形成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一旦某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发生分裂,也就是量的变化超出或破坏了度,某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而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俗语所说“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过犹不及”,都是讲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度,避免犯“过”或“不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