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考验”“四种危险”("four tests""four risks")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世情国情党情依据。认识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反映了我们党直面现实考验的忧患意识、敢于担当历史使命的成熟和自信。

“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党发出的警示与告诫。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关于党执政后面临考验的问题,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深刻分析,指出,因为革命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再一次提醒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把我们党在全国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对执政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深刻警示。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要变为特权阶层,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搞活的同时不少党员干部卷入了经济犯罪之中。邓小平提醒全党,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我们党正在领导改革开放,也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这是执政和改革开放“两个考验”的明确提出。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执政以后,“如果不能正确地运用权力,如果不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就会滋长脱离群众的危险。全党同志必须时刻警惕这种危险,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这里提到了“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脱离群众的危险”。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要继续经受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面临着反对和平演变的考验。这里“发展商品经济的考验”即后来的“市场经济考验”。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这是“四大考验”的正式提出。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在指出面临的“四大考验”的同时,又进一步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至此,“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完整提出。

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自觉意识。2014年习近平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引证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说的话:“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并强调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