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发表的一系列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讲话,其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反复强调,十八大的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就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凝聚几代中国人夙愿和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向往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这“两个一百年”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认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他还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要求。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强调了“四个全面”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所形成的“战略布局”的定位。在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了“四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习近平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新形势下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携手实现民族复兴;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具有鲜明主题、宏伟目标、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发展理念、内外保障、政治保证,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