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Where Do Correct Ideas of Human Come From)
1963年5月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即“前十条”)
稿时在十个问题前面加写的一段文字。
1964年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
》,1986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1999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2)
阐述了社会存在与人们思想的关系,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3)
阐述了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和两次飞跃:第一个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
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4)
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5)
针对一些人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这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篇重要文献,补充和发挥了他在1937年《实践论》中提出的关于认识的总规律的思想,以及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