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Xu Xiangqian)(1901—199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原名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人。1917年因贫失学,当过杂货店学徒。1919年春考入山西国民师范速成班。1921年毕业后曾在阳曲县和五台县河边村任小学教员,均因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反封建思想,被校方辞退。9月被编入孙中山卫队前往韶关参加北伐誓师。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排长。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后任国民军第二军教官、参谋、团副等职。1926年冬,任南湖学兵团政治指导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起义失败后转往海陆丰地区,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十团党代表、四师参谋长、四师师长。1929年先后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1930年春起任红一军副军长兼红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四军军长。1931年11月至1934年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1935年8月,毛儿盖会议后任右路军总指挥。1936年7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1月任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1939年6月起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42年起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曾兼任联防军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历任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太原前线总前委书记。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54年2月前兼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54年6月至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4年9月起,历任第一届、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9月至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77年8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80年9月至1981年3月任国防部部长。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6月至1988年2月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1988年2月后任名誉会长)。1985年9月辞去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务。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其主要著作收入《徐向前军事文选》,还著有《历史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