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Peng Dehuai)(1898—197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彭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1916年入伍湘军,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连任排长、连长、营长直至团长。1926年所在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同情进步势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任军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率部上井冈山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30年至1934年连续参与指挥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逐渐认识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在此期间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员、红三军团总指挥兼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5年,与张国焘分裂势力坚决做斗争。胜利到达陕北后,先后担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征军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东征”“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此期间率八路军创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平型关大捷。1940年秋,指挥百团大战并取得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转战陕甘宁地区,保卫延安,解放了大西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注重军队现代化建设。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总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
上受到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一职。 1965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负责四川、贵州等地煤、天然气的后勤供给。曾当选为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被关押数年之久。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其主要著作收入《彭德怀军事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