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红又专(both red and expert)
中国共产党对干部和知识分子提出的一项政策性要求。作为一种固定用语,它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被提倡、宣传和运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又红又专”的要求,他指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此后,毛泽东又在1958年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以及由他主持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
》中,进一步阐述了“红”与“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就是“又红又专”。在“红”与“专”的问题上,要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只专不红,是白色专家。搞政治的,如只红不专,不熟悉业务,不懂得实际,红是假红,是空头政治家。”政治与业务要结合,“搞政治的要钻业务,搞科技的要红起来”。在“红”与“专”二者之间,毛泽东认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业务的保证。“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对“又红又专”进一步做出了科学、严格和符合中国实际的论述。邓小平指出,红和白是政治概念,“只有政治上反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才能说是白”,业务上的问题,不属于政治问题,不能和白扯到一起;如果一个人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已经红了;专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专是红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