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间地带(two intermediate zones)
1946年,毛泽东首次提出“中间地带”理论。他在1946年8月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里所说的“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就是他后来所讲的“中间地带”。他说:“社会主义阵营算一个方面,美国算另一个方面,除此之外,都是中间地带。”“中间地带国家各式各样,各不相同,但美国统统想把它们吞下去。”美国霸权主义的直接目的“是霸中间地带为主”。
毛泽东在1963年和1964年的三次谈话中,集中论述了世界上存在着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1963年9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有六国共同市场,都是些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不满意,对苏联也不满意。东欧各国对赫鲁晓夫就那么满意?我不相信。情况还在发展,矛盾还在暴露。过去几年法国人闹独立性,但没有闹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1964年1月5日,毛泽东在同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听涛克己谈话时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种情况看来比较明显。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在同日本社会党佐佐木更三、黑田寿男、细迫兼光等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