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Mao Zedong Thought—the first historic leap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一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但是,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做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是:(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
关于政策和策略。(5)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
关于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这些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
(1)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
(2)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了起来,指明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
(3)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己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但是,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包括《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毛泽东文集》第1至8卷及其他专题文集等,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有关代表性著作,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