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A Popular Outline〕)

列宁论帝国主义的重要著作。写于1916年1—6月,1917年年中在彼得格勒由生活和知识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载于1921年10月《共产国际》杂志第18期。

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有了中译本。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二版增订版第27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迫切要求对帝国主义和战争的性质进一步做出科学的说明。为了深刻揭露机会主义的妥协政策和叛卖行径,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从1915年开始,列宁投入到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中,先后在伯尔尼、苏黎世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资料,对148本书籍和刊登在49种期刊上的232篇文章做了共约50个印张的摘录、提要、笔记、表格等,足足15本。一方面,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整个经济学说来研究帝国主义论。他摘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列为参考书目;另一方面,在揭露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的同时,列宁也摘引了许多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和材料,利用了不少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资料、科学技术与企业管理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揭露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和侵略战争政策的资料。列宁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做了充分准备。

在列宁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前,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及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如霍布森、希法亭、考茨基等都开始关注帝国主义问题,列宁对这些著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科学地评价和借鉴了其中合理成分,写下了《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对华战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资产阶级实业财政家和政治家》等著作。列宁高度重视希法亭、霍布森等人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他认为希法亭提出了现代资本主义时期资本的支配形态是金融资本,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看到了垄断组织的作用、银行作用的变化、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统治的历史趋势等,这些观点都是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但是希法亭在货币理论问题上有错误,并且书中有某种把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他的金融资本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流通决定论”,是从流通领域和借贷领域去研究金融资本产生的,而不是从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去寻找经济文化的基础,显然违背马克思的理论。他认为霍布森对帝国主义的经济特点做出了有价值的分析,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针对考茨基提出的“超帝国主义论”将以实现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斗争,它暂时可能在资本主义领域中造成新希望和新期待的纪元的设想,列宁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只能用战争的方法来解决。

1916年1-6月,列宁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完成了题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著作。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完整理论,由俄文版、法文版、德文版序言和十章组成。第一至七章揭示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第八至十章,在上述基础上联系政治进行分析,揭露帝国主义的垄断性、寄生性、腐朽性和反动性,得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的科学结论。

列宁在本书的序言中指出,他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去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不研究这个问题,就根本不会懂得如何去估计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列宁还谈到,考虑到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写这本小册子时不得不限于理论上特别是经济上的分析,在表述政治方面,如关于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关于社会沙文主义是彻底地背叛社会主义、完全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关于工人运动的这种分裂是同帝国主义的客观条件相联系等几点必要意见时,只得用极其谨慎和暗示的方法。

正文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列宁坚持了马克思关于生产集中与垄断的论述,分析了垄断的产生、发展与特点。指出,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他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即最高阶段,这时垄断组织还只是一种不明显的萌芽;之后出现卡特尔这种还不稳固的暂时现象;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最终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帝国主义时代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是由生产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其中卡特尔已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一种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完全被垄断组织掌控;银行成为金融资本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参与争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争夺“势力范围”(殖民地)。列宁还指出,垄断虽然从竞争中产生,但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竞争与垄断并存,就产生出许多特别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主要包括: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少数垄断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工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矛盾等等。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也是各种矛盾的根源。

(2)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形成金融资本。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的新变化和新作用。

首先,列宁认为“竞争引起垄断”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银行,银行总是大大地加强并加速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大银行密网布满全国,集中了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资本和货币的收入,掌握和支配着本国和大部分国家的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把成千上万的分散的经济变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本主义经济,进而变成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大加强了垄断巨头的实力和作用。随着资本的集中和银行周转额的增加,银行的作用从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完全辅助性的业务扩展到控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商业的业务,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通过银行确切地了解各个资本家的经营状况,并加以监督,利用信贷影响以致最后完全掌握他们的命运。进而,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的作用。银行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金融资本在国内统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他们借助于“参与制”操纵着远远超过自己资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本,还通过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等而获得大量的、愈来愈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赋,实现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金融资本还实行了对世界的统治。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与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它们之间联合形成国际垄断同盟,开始了对世界市场的瓜分,与此相适应的是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或者说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3)资本输出具有的特殊意义。首先,列宁指出,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其次,列宁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角度说明资本输出的意义。其必然性在于,只要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会输出国外,输出到落后的国家去,以获取更多利润。其可能性在于,先进的国家拥有大量“过剩资本”要寻求新的投资场所,而落后国家资本少,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其所以具有资本输出的可能,是许多落后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经有保证,使得资本的输出能够获得很高的利润。最后,列宁说明了资本输出的影响。资本输出如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发展上的一些停滞,那也一定会有扩大和加深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作为补偿。当然,资本输出国家的目的绝不是培植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获得一定的利益。资本输出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对外索取各种特权和扩大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金融资本对全世界实行统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4)瓜分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同盟已经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在控制国内生产后,必然随着资本输出向世界市场扩张,由国内垄断走向国际垄断。少数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日益扩大,为瓜分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竞争,在相持不下时谋求暂时妥协,这些垄断同盟就“自然地”走向达成瓜分世界市场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它标志着全世界资本和生产集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比过去高得多的阶段。当然,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并不排除由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列宁批判了考茨基等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国际卡特尔能给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民族实现和平带来希望”的观点,指出,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是集中和垄断发展的必然,瓜分势力范围的原则是“实力”。因此,我们是处在一个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即金融资本密切联系的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资本家同盟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垄断利润,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不可避免。

(5)最大资本主义强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首先,概括地指出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的事实和本质。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性就是要实行殖民扩张,金融资本还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瓜分。其次,列宁区分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政策与历史上的殖民政策的重大区别。在金融资本时代,殖民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殖民地是垄断资本控制原料产地、输出资本和商品、缓和国内矛盾和转嫁经济危机的最好场所,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殖民地作用的凸显,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世界上的领土被瓜分完毕。列宁指出,金融资本瓜分世界的结果势必形成殖民地占有国和殖民地两大类国家及其各种形式的附属国,殖民地、附属国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在经济和外交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国家。再次,列宁分析了社会各阶级对帝国主义政策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理论的错误。指出考茨基与小资产阶级同流合污,他的帝国主义就是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实力力图吞并或征服更多的农业区域的一种政策,这一观点掩盖了帝国主义的反动。列宁指出,进行帝国主义兼并的是金融资本而不是工业资本,况且这种兼并不仅限于农业也兼并工业区域。考茨基错误地把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经济垄断可与政治上的非暴力非垄断并存,金融资本有可能实行国际联合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相互斗争,从而使资本主义进入超帝国主义阶段,实现持久和平。列宁对此进行了驳斥,指出,垄断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对外资本扩张的顺利实现就是金融资本采取暴力的结果。考茨基这种“超帝国主义论”企图调和欧洲工人运动中已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的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张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部分,列宁科学地预示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指出,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确切的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三个方面:

(1)帝国主义就其经济本质来说,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成长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垄断资本主义有四种主要表现:垄断是从发展到极高阶段的集中成长起来的,形成了资本家的各种垄断同盟;垄断引起了对最主要原料来源的掠夺;垄断从银行成长起来,银行变成了财政资本的垄断者;垄断从殖民政策成长起来,当全世界已分割完毕时,分割世界和重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的时代就会到来。这样,垄断资本主义便会把资本主义的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全世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时开始的过渡历史时期最强大的动力。

(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列宁指出,垄断、寡头统治的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造成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腐朽性就在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技术出现停滞和腐朽的趋势。由于垄断组织的统治和垄断价格的支配,使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进步竞争的动因,因而人为地阻碍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但列宁并没有把因垄断而引起的停滞绝对化,他认为这绝不排除资本主义在个别工业部门,在个别国家或个别时期内的惊人迅速的发展。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仍然起作用,垄断并没有完全排除竞争,所以生产力不可能完全停滞。

列宁揭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还表现在货币资本大量聚集于少数国家,使得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大大增长;资本输出使得依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作为食利国打上寄生性烙印。列宁还特别指出,由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享有高额的垄断利润,所以它们在经济上就有可能去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从而培植、形成和巩固机会主义,使机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总的根本利益更加不可调和。

(3)帝国主义具有过渡性或垂死性。列宁指出,垄断统治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内部矛盾和相互之间的矛盾,是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大动力。

由于垄断机制和垄断价格,结果便使少数垄断者对其余居民的压迫更百倍地沉重、显著和令人难以忍受了。这就加剧了国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同时,垄断引起对殖民地原料资源的掠夺和对殖民地领土分割的加剧,由此便引起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的尖锐化。此外,垄断资本不仅对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瓜分和掠夺,而且也造成了各垄断资本集团和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某些垄断资本集团和帝国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可能。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使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1920年7月,列宁在本书的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中做了重要补充。(1)在帝国主义各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战争就绝对不可避免。(2)战争的破坏使世界革命的危机日益发展,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告终。(3)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与机会主义做斗争,把小资产阶级争取过来。(4)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是工人运动分裂的基础,资产阶级化了的工人贵族是第二国际的主要支柱,也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真正代理人。(5)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依据新的实践,在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特征和实质,指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续篇,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列宁一生最重要的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