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波兰的演说》(On Poland—Speeches at the International Meeting Held in London on November 29,1847 to Mark the 17th Anniversary of the Polish Uprising of 1830)
马克思恩格斯在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国际大会上分别做的演说。写于1847年11月29日。全文刊载于1847年12月9日的《德意志布鲁塞尔报》上。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波兰起义在欧洲革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8世纪末,俄、普、奥三国对波兰的瓜分使波兰人民遭受了半个世纪的民族压迫。1830—1831年,波兰发生了由波兰小贵族领导的反对沙皇专制的民族解放起义,史称“1830年波兰起义”。由于起义后建立的民族政府没有满足农民废除农奴依附地位的要求,起义也就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而最终失败。1847年11月29日,民主派兄弟协会和复兴波兰民主委员会联合在伦敦召开国际大会,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在《关于波兰的演说》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由于现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过去使工人相互分离的对立的利益分歧已经消除,各国工人阶级具有相同的利益和相同的敌人,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这使得一国的工人运动已超出国家界限而具有了国际性质,各国无产阶级应当共同战斗,以各国工人的兄弟联盟来对抗各国资产阶级的联盟。同时,各国的资产阶级基于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需要也会联合起来,不仅反对本国的无产者,而且反对其他各国的无产者。同时,他们还指出,现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条件,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必须行动起来,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民族解放。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殖民统治来阐述民族问题,他们认为,“一个民族当它还在压迫其他民族的时候,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具有相同处境、相同利益、相同敌人的无产阶级应当联合起来,共同为争取本阶级的解放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斗争。对于波兰起义,他们指出,当时波兰正遭受德国的压迫,而波兰解放和德国解放具有一致性,德国无产阶级应该积极支持波兰等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采取同盟合作的革命方式;而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英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最为尖锐,斗争也最为激烈,因此,英国无产者打倒资产阶级对于实现波兰及各民族解放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于波兰的演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斗争、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对待被压迫民族问题的原则立场,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以及工人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