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鲍威尔(Bruno Bauer)(1809—1882)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宗教和历史研究者;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

鲍威尔于1809年出生在德国艾森贝格,1834—1839年在柏林大学和1839—1842年在波恩大学任神学讲师。他是黑格尔的学生,曾经跟随黑格尔学习神学,并在黑格尔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康德哲学的原则》。1839年之后鲍威尔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理论家、自我意识哲学的代表。1842年因为尖锐批判《圣经》而被剥夺教职。1837—1842年初成为马克思的朋友,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人,1848—1849年革命后为《新普鲁士报》(《十字报》)撰稿人,1866年之后成为民族自由党人,写过一些基督教史方面的著作。

鲍威尔从主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宣称“自我意识”是最强大的历史创造力,认为历史是代表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辩证进展,而基督教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自我意识”,而基督教只是自我意识的幻想产物,只有“能批判地思维的个人”才拥有这种“自我意识”,而知识分子和天才人物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体现者,是“精神”的代表;而人民群众则是历史发展惰性力,是“呆滞的物质”。在《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鲍威尔的宗教理论和唯心史观进行了清算和批判。